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在《医林改错》中记载的经典方剂,以活血化瘀、通窍活络为主要功效,尤其擅长治疗头面部血瘀证。以下是该方的综合解析:
一、组成与剂量
原方组成(按《医林改错》记载):
赤芍:3克(一钱)
川芎:3克(一钱)
桃仁:9克(三钱,研泥)
红花:9克(三钱)
老葱:3根(切碎)
鲜姜:9克(三钱,切碎)
红枣:7枚(去核)
麝香:0.15克(五厘,绢包)
黄酒:250毫升(半斤)
煎服法:
前七味用黄酒煎至150毫升,去渣后加入麝香,再煎沸2次,睡前服用。
成人剂量:每晚1剂,连服3晚,间隔1天后再服3剂。
小儿剂量:7-8岁小儿分2晚服1剂,3-4岁小儿分3晚服1剂。
二、核心功效与主治
主要功效:
活血化瘀:改善微循环,减少血液黏稠度,适用于瘀血阻滞证。
通窍活络:麝香引领诸药上行,治疗头面七窍瘀血病症。
止痛:缓解瘀血性头痛、眼痛、耳聋等。
主治范围:
头面疾病:斑秃、酒渣鼻、白癜风、耳聋、牙疳。
神经系统:中风后遗症(辅助治疗)、偏头痛。
其他:妇女干血劳、小儿疳积、紫癜风等。
三、方义与配伍特点
君药:麝香(开窍通闭,活血散结)。
臣药:桃仁、红花、赤芍、川芎(活血化瘀)。
佐使药:
老葱、鲜姜(通阳散寒,助药力上行)。
红枣(调和药性,缓和辛燥)。
黄酒:增强活血通络作用。
四、现代应用与临床研究
眼科疾病:视网膜静脉阻塞、视物模糊(化瘀通络)。
皮肤病:白癜风、紫癜风(改善局部血液循环)。
神经系统:中风后头痛、偏头痛(辅助治疗)。
替代方案:若麝香难求,可用白芷或川芎替代(但效果稍逊)。
五、注意事项
禁忌:
孕妇禁用(麝香可能兴奋子宫)。
阴虚火旺、出血倾向者慎用。
不良反应:偶见口干、头晕,停药可缓解。
疗程:一般3-10剂见效,顽固病症需30剂以上。
总结
通窍活血汤以“活血通窍”为核心,适用于多种血瘀证,尤其头面部疾病。临床需辨证使用,注意麝香的真伪及替代方案。如需具体应用,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与疗程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正规平台,配资方式,股票杠杆哪个平台好用一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